大鹏(以下简称“大”):前面我们介绍了系统自带的主要的系统工具,下面我们来看看其它的系统工具。
1、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该工具的特殊功能是,可以单独将Windows中的一些设置转移(复制)到另一台计算机中,这是前面“备份”工具无法办到的,而“系统还原”功能备份的数据只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中使用、不能还原到其它计算机上。当然“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的作用也不仅是转移到到另一台计算机中,也可以从系统中的一个帐户转移到另一个帐户,这样就不用重复设置了。
“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程序位于C:\Windows\System32\usmt文件夹下,程序文件名为migwiz.exe。从“开始”菜单—“程序”(“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中也可以打开。在“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migwiz后回车也可直接打开。
注意转移的内容只与当前登录的帐户创建或修改的内容有关。
(1)、打开“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N)>”后,可以看到“新计算机(W)”和“旧计算机(O)”两个单选框,因为我们要把设置从一台计算机转移到另一台计算机,那么前面这台计算机就称为“旧”计算机,后面要转移到的计算机就称为“新”计算机。显然应该先在“旧”计算机中运行“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将设置保存起来,然后再转移到“新”计算机中。
(2)、选择“旧计算机”后“下一步”,可以看到需要选择“转移方法”。如果两台计算机之间已经用直接电缆或网络连接起来了,那么此时在“新”计算机中同时运行“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并选择“新计算机”后“下一步”,选择“我不需要向导磁盘。我已从旧计算机收集了文件和设置(D)。”后“下一步”,选择“直接电缆(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的串行口的电缆)(D)”后“下一步”,即可从电缆来转移设置了。不过大多数用户可能还是使用复制文件的方法来转移设置,我们这里就以这种方法为例。
在前面选择“转移方法”中,选择“软盘驱动器或其他可移动媒体(F)”或者“其他(例如,可移动驱动器或网络驱动器)(O)”,“可移动媒体”包括U盘等移动存储器(在打开“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就要插入),“可移动驱动器”包括移动硬盘等,“其他”也可以是硬盘中某个分区、文件夹或者是局域网中某个可写入的共享文件夹(驱动器)。其实“其他”中就包括了“软盘驱动器或其他可移动媒体”。
(3)、选择好保存位置后“下一步”,可以看到需要选择要保存的内容,是“只包括设置(S)”、“只包括文件(F)”还是“包括文件和设置”,选择某一个单选框后可以在右边列表框中看到“设置”或“文件”都包括哪些内容,其中“文件类型”表示只转移列表框中列出的各种类型的文件。转移文件的方法很多,还有直接复制或者使用“备份”工具都可以,所以这并不是“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的独有功能。
小鹏(以下简称“小”):能不能自行选择转移哪些设置或文件?
大:在单击“下一步”前选中“单击‘下一步’时由我来选择一个自定义的文件和设置列表(供高级用户使用)(C)”复选框,然后“下一步”,可以看到列表框中列出了设置或文件的内容,需要添加哪些设置或文件(文件夹)的话,可单击“添加设置(S)…”、“添加文件加(D)…”或“添加文件(F)…”按钮,可选择添加哪些文件类型(单击“添加文件类型(T)…”按钮),不需要转移的内容可在列表框中选中后单击“删除(R)”按钮(注意只是从列表框中删除,不是真的从硬盘中删除了)
(4)、最后单击“下一步”(上述如果没有自定义的话“下一步”就会直接开始保存),就会将所选的设置或文件保存起来,可以看到在目标位置生成了一个USMT2.UNC文件夹,文件夹中包含IMG00001.DAT和status(没有扩展名)两个文件。
(5)、将USMT2.UNC文件夹(包括里面的两个文件)复制到“新”计算机中,或者将存有USMT2.UNC文件夹(包括里面的两个文件)的移动存储器插入“新”计算机中,在“新”计算机中运行“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并选择“新计算机”后“下一步”,选择“我不需要向导磁盘。我已从旧计算机收集了文件和设置(D)。”后“下一步”,选择USMT2.UNC文件夹所在的位置,最后“下一步”即可将设置或文件转移到“新”计算机中。
小:问一下,“新计算机”中的“向导磁盘”或者“Windows XP CD”是怎么回事?
大:“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不仅可以从装有Windows XP的“旧”计算机中转移设置,还可以从装有Windows XP之前版本Windows的“旧”计算机中转移设置(最老可以到Windows 95),不过“新”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必须得是Windows XP。“向导磁盘”或者“Windows XP CD”就是为这种情况而设立的,因为Windows XP之前版本的Windows并没有这个“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功能。
在“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的“新计算机”中可以看到创建“向导磁盘”或者使用“Windows XP CD”(就是Windows XP原版安装光盘)的单选框,可以使用软盘或U盘创建“向导磁盘”(软盘由于容量较小,建议先将软盘中的所有文件移动到其它地方;U盘需要在打开“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前就插入),创建好后“向导磁盘”中会包含FASTWiz.exe和migwiz.cab两个文件。将“向导磁盘”(软盘或U盘)插入“旧”计算机,运行FASTWiz.exe程序就可以打开“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按前述方法即可进行转移。
使用“Windows XP CD”的话就不需要创建了“向导磁盘”,将Windows XP原版安装光盘放入“旧”计算机光驱中,运行光盘根目录下的SETUP.EXE程序,在弹出的“欢迎使用Microsoft Windows XP”窗口中单击“执行其他任务(P)”选项,然后单击“转移文件和设置(T)”选项,就可打开“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按前述方法即可进行转移。
2、系统配置实用程序:该工具的主要作用是检查系统启动时都启动了哪些程序和服务,对于清除病毒或木马的自行启动很有帮助,或者系统启动较慢的时候也可以取消某些程序或服务的自行启动。
“系统配置实用程序”位于C:\Windows\pchealth\helpctr\binaries文件夹下,程序文件名为msconfig.exe。可在“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msconfig后回车直接打开。
运行“系统配置实用程序”需要当前登录的帐户为计算机管理员权限(Administrators用户组)的帐户。“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的具体内容我们以后再介绍。
3、DirectX诊断工具:DirectX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组编程用的库函数(参见前面“计算机基础—十、软件”一章中关于“库”的介绍),程序设计者可以利用这些库函数直接调用显卡、声卡等的驱动程序而不需要操作系统干预,以发挥这些硬件的最大性能。DirectX主要应用在多媒体特别是游戏软件上。DirectX诊断工具就是诊断DirectX函数是否工作正常的一个工具软件,也可以用来查看计算机硬件的配置。
“DirectX诊断工具”位于C:\Windows\System32文件夹下,程序文件名为dxdiag.exe。可在“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dxdiag后回车直接打开。
“DirectX诊断工具”可以在任何权限的帐户中运行,不过在Guest帐户中运行的话可能会有些影响。具体内容我们以后再介绍。
4、文件签名验证实用程序:该工具可以用来验证Window XP系统的组成文件是否都经过了微软公司的数字签名。没有经过数字签名的系统文件很可能已被其它程序或不恰当的操作给破坏了,这样系统可能会不够稳定。通过该工具就可以提前诊断出这类问题。
“文件签名验证实用程序”位于C:\Windows\System32文件夹下,程序文件名为sigverif.exe。可在“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sigverif后回车直接打开。
“文件签名验证实用程序”可以在任何权限的帐户中运行,不过建议在计算机管理员权限的帐户中运行比较好,另外在Guest帐户中运行的话可能会有些影响。具体内容我们以后再介绍。
小:我搜索了一下Windows目录,里面还有很多.exe文件啊,这些是不是都是系统工具?
大:大部分是,也有具有其它功能的程序,还有些程序需要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我们在“系统工具”中只是介绍了最常用的,更多的系统工具我们以后会慢慢介绍。
分类存档: 08-系统工具
十三、安全模式
大鹏(以下简称“大”):Windows操作系统除了正常的启动模式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启动模式。
在系统启动之前,也就是屏幕上出现“Microsoft(R) Windows(R)XP Professional”字样的画面之前,迅速按下键盘上的F8键,会看到出现一个菜单(黑底白字),称为“启动选项”菜单。菜单中列出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各种特殊启动模式(除了最下面三个)。我们把正常的启动模式称为“标准模式(Standard Mode)”。
使用键盘上的上下方向键可以移动“光标”(白色的条),移动到某一项后按下回车键即可执行。我们这里只讲最上面的三种安全模式。中间的“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您的起作用的最近设置)”可用于系统设置出现问题时使用,它利用最近一次关机时系统保存的注册表信息启动系统。
1、安全模式:
进入“安全模式”后,可以发现启动画面(“Microsoft(R) Windows(R)XP Professional”字样的画面)看不到了,屏幕上闪过一串文件及路径名称,这是安全模式对系统的基本启动文件和驱动程序进行检测;如果有第三方的驱动程序不需要载入的话,屏幕下方会以高亮白色提示,如“Press Esc to cancel loading xxxx.sys …”,此时按下Esc键就不会载入该驱动程序文件。
继续启动、载入设置后,屏幕上出现一个“桌面”对话框,提示用户目前处于安全模式下,单击“是(Y)”按钮即可进入安全模式的Windows XP,单击“否(N)”按钮可启动系统还原(只能还原,不能创建还原点,还原后也不能撤销)。
进入安全模式的Windows XP后,设置的桌面背景图片就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黑色背景,桌面上下左右四个拐角均显示“安全模式”的字样,顶部显示的Windows XP的详细版本号和SP版本号。屏幕分辨率和颜色深度锁定为800×600、16位色不能更改。所有的Windows外观设置(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十、Windows XP外观”一章中的介绍)也全部失效。
在安全模式下,只能载入基本的系统文件和驱动程序,如鼠标、键盘、显示器和显示卡均使用系统自带的基本驱动程序,功能很少,软盘和U盘也可以使用;只启动最少的系统服务(包括Remote Procedure Call(RPC)、Plug and Play、Logical Disk Manager,System Restore Service等),并且不能连接网络,也不会听到音乐(声卡驱动程序和Windows Audio服务均未启用),所有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的第三方程序也不会自动启动(包括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程序)。
2、带网络连接的安全模式:此模式与“安全模式”的区别在于,带网络连接的安全模式启动了网络相关的基本驱动程序和服务,这样就可以连接网络,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其它的与安全模式没有区别。这样就可以通过网络让其他人来帮助你。
3、带命令行提示的安全模式”选项:此模式与“安全模式”的区别是,用命令提示符(cmd.exe)代替了桌面(Explorer.exe,参见“Windows XP基本操作—二、资源管理器”一章中的相关介绍),其它的与安全模式没有区别。启动后看不到桌面图标和任务栏,只会看到命令提示符窗口,要想看到完整的桌面,只需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直接输入Explorer.exe后回车即可。如果前面的安全模式不能直接进入的话,那么可试试带命令行提示的安全模式。
小鹏(以下简称“小”):安全模式有什么用呢?
大:安全模式可帮助用户解决计算机的某些问题。比如安装了某些驱动程序或软件后,系统不能正常启动了,也无法使用系统还原,那么就可以进入安全模式,卸载掉有问题的驱动程序或软件,或者使用系统还原来修复系统;也可以安装系统补丁,更改系统设置等等。另外,在安全模式下使用杀毒软件等查杀病毒木马的话,也比在标准模式下查杀的效果好一些,因为在标准模式下病毒木马可能已经在运行了,杀毒软件的查杀就会没有效果,而安全模式下病毒木马可能不会运行。
小:如果连安全模式都不能启动了怎么办?
大:这还要分两种情况。如果标准模式还能启动,那么可在正常的计算机中将Windows XP系统中注册表里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afeBoot分支键(项)导出为注册表项文件(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四、注册表”一章中介绍的操作,也可在系统正常时自行做好该项的备份),然后在有问题的计算机中导入上述注册表项文件,即可进入安全模式。如果标准模式和安全模式都不能启动的话,那么就可能是Windows XP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也已经损坏了,这样的话需要采取其它方法,方便的话就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或者用我们以后介绍的其它方法。
小:有时候计算机启动时,屏幕上的信息闪得太快,来不及按下F8键,怎么办?
大:可以在BIOS检测CPU、内存、硬盘等设备的那个画面(参见前面“BIOS—一、什么是BIOS”一章中的相关介绍)消失时,不断地按下F8键(一下一下快速地按),直到出现“启动选项”菜单为止。
十二、帮助中心
大鹏(以下简称“大”):Windows XP的“帮助中心”不但包含一般软件“帮助”的查看功能(参见前面“软件—八、软件帮助”一章中的相关介绍)外,还包括一些简易的系统工具。
单击经典“开始”菜单—“帮助和支持(H)”,或者在未打开任何程序窗口的情况下按下键盘上F1键,或者在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帮助(H)”菜单中选择“帮助和支持中心(H)”,即可打开Windows XP的“帮助和支持中心”窗口。也可以运行C:\Windows\pchealth\helpctr\binaries文件夹下的HelpCtr.exe程序来打开“帮助和支持中心”窗口。注意某些功能如果不能使用的话,就需要登录到计算机管理员权限(Administrators用户组)的帐户进行操作。如果要访问网站,那么需要计算机事先连接到互联网上。
如果常用浏览器软件浏览互联网网页的话,那么对“帮助和支持中心”的操作就会很熟悉,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二、控制面板—12、用户帐户”一章中“用户帐户”的操作界面也和“帮助和支持中心”类似。“帮助和支持中心”的各项内容都是以链接的形式展现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帮助和支持中心”主页面的内容:
1、窗口顶部的按钮和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二、控制面板—12、用户帐户”以及“软件—八、软件帮助”章节中介绍的内容有些类似:
(1)、“上一步”和“下一步”(向右的箭头)按钮就像软件安装时的“上一步”和“下一步”一样。注意“上一步”和“前进”按钮旁边各有一个倒三角形的小按钮,单击可出现一个下拉菜单,可以不用一步一步地翻页,在菜单中可以直接跳转到曾经浏览过的某一个页面。“主页”(画有小房子形状)按钮可返回到“帮助和支持中心”主页面。
(2)、“索引(N)”与前面“软件—八、软件帮助”一章中介绍的“索引”标签功能相似。“收藏夹(A)”与前面“软件—八、软件帮助”一章中介绍的“书签”标签功能类似,但是“收藏”的方法略有不同,下面会介绍。“历史(Y)”则会显示出曾经浏览过的页面(和前面讲过的如前面“Windows XP设置—八、‘开始’菜单”一章中的记录“最近使用的文档”的功能类似)。
(3)、“支持(U)”可以使用“远程协助”功能(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二、控制面板—1、系统”一章中的“(7)、远程”,需要事先启用)让朋友通过网络来帮助解决问题,或者进入“Windows新闻组”网站来求助。“选项(O)”可以对“帮助和支持中心”的功能做一些设置,包括:
a、更改“帮助和支持中心”选项:设置是否显示“收藏夹”和“历史”按钮,“帮助”文档文字的大小,以及窗口顶部按钮是否显示文字标签。
b、设置搜索选项:设置每种搜索方式的搜索结果最多显示多少个(文本框,自行输入数字),是否使搜索的关键词突出显示(参见前面“软件—八、软件帮助”一章中的“搜索突出显示关闭(O)”);“建议的主题”表示只在文档的关键字中搜索(搜索结果会比较少,但是会比较精确),“全文本搜索匹配”表示在文档全文中搜索,“Microsoft Knowledge Base”表示在微软知识库网站中搜索。“建议的主题”、“全文本搜索匹配”、“Microsoft Knowledge Base”就是搜索的三种方式,一般都要全部选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扩大搜索范围。选项中的“搜索标题”表示只在文档的标题中搜索,一般建议不要选中,虽然有可能会精确地搜索到,但是更大可能会搜索不到。
注意,以上的设置项目没有“确定”之类的按钮,选择后会直接生效。
c、安装并共享Windows帮助:可以在Windows帮助文件丢失的时候进行多种方式的修复安装,或者在局域网中共享Windows帮助以便其它没有Windows帮助的计算机安装Windows帮助。
2、窗口顶部按钮下方有一个“搜索”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要搜索的内容后单击右侧画有绿色向右箭头的按钮即可进行搜索,搜索的方式和上面“选项”中的设置有关。搜索出来的结果显示在左侧列表框中,上述三种搜索方式如果都选中的话,列表框中会分别显示出来每种搜索方式搜索出的结果数量,鼠标指针在列表框中指向搜索方式名称时会变成小手的形状,单击即可展开该搜索方式的搜索结果。单击搜索结果即可在右侧查看内容。
如果搜索不到的话,那么列表框中会显示出一些提示信息,帮助用户改进搜索方法,单击“窍门”链接会在右侧显示出搜索的各种方法供用户参考。
左侧列表框上方会有一个“在以前的结果中搜索”复选框,选中后如果要搜索的关键词以前曾经用过的话,那么就会在以前搜索出的结果中进行搜索(“帮助和支持中心”会自动记录用某个关键词搜索出的结果),而不是重新在所有文档中搜索。比如以前曾经使用关键词abc搜索出了10个结果,那么以后再用关键词abc搜索的时候,会只在以前的10个结果中搜索。这样搜索的速度会比较快,但是有可能搜索不到需要的内容。这项功能也只对“Microsoft Knowledge Base”搜索方式有影响,因为网站中的内容会常常变化的,而“帮助和支持中心”自己的帮助文档是不会变化的。
单击“设置搜索选项”链接和上述的“设置搜索选项”效果相同。
3、下方列出了“帮助和支持中心”的主要内容,分为这么几部分:
(1)、选择一个帮助主题:将“帮助和支持中心”中的帮助文档分为几大类,可以像看书一样单击链接来浏览帮助文档。
单击某一类的链接后,会像资源管理器那样分为左右窗格,在左侧窗格的列表框中单击某一项目,右侧窗格就会显示出内容。有时左侧窗格的项目前会有“+”号,就像文件夹一样,表示下面有子项目。
左侧窗格上方会有一个“只搜索XXXX”的复选框,选中后就只在选中的类别中进行搜索,比如只在“网络和Web”中进行搜索。
左侧窗格下方列出了Windows的基本知识,包括“Windows词汇表”(各种术语的解释)、“Windows键盘快捷键概述”(Windows中所有的快捷键)。“工具”列出了Windows XP中的部分系统工具,“转到Windows新闻组”可进入“Windows新闻组”网站。
右侧窗格上方有几个按钮:“添加到收藏夹(F)”可将当前浏览的页面添加到收藏夹里,以便以后浏览;“更改视图(V)”可以暂时将窗口顶部的按钮和“搜索”文本框隐藏起来,再次单击“更改视图(V)”按钮就可恢复显示;“打印(P)…”可将当前页面打印出来;“在内容中寻找(C)”
(2)、请求帮助:这两个链接和上述单击“支持(U)”按钮的作用相同。
(3)、选择一个任务:这些链接相当于一些系统工具。Windows Update可以用来安装系统补丁(参见上一章“系统工具—十一、系统补丁”一章中的相关介绍);“查找Windows XP的兼容硬件和软件”可连接到WHQL(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一、安装驱动程序”一章中的相关介绍)网站检测系统中的驱动程序是否通过WHQL认证;“系统还原”可以恢复系统到较早的状态(参见前面“系统工具—六、系统还原”一章中的相关介绍);“使用工具查看您的计算机信息并分析问题”和上述“选择一个帮助主题”中介绍的“工具”相同,大部分我们在前面都介绍过,“帮助和支持中心”还可以简单地查看系统的一些信息,单击左侧的“我的电脑信息”、“高级系统信息”、“网络诊断”就可以看到(参见前面“系统工具—十、系统信息”以及相关章节中的介绍)。
(4)、您知道吗?:每次启动“帮助和支持中心”,这里都会列出一条Windows使用常识,相当于前面“软件—八、软件帮助”一章中介绍的“每日提示”。
小鹏(以下简称“小”):那些有一定功能的链接,前面都有一个绿色向右的小箭头,是么?
大:是的,具有扫描、查看功能的链接都是这样表示,这样容易和普通文档的链接区分开。
十一、系统补丁
大鹏(以下简称“大”):在前面“系统工具—一、系统工具概述”一章中我们说过,补丁的作用非常重要,一般在安装完Windows以后,需要立即安装最新的补丁。在以后使用Windows的过程中,微软公司会不断发布新的补丁,发布之后也要及时安装。
安装补丁必须登录到计算机管理员权限(Administrators用户组)的帐户进行操作。
Windows操作系统的补丁一般是程序文件(.exe)。Windows普通补丁的文件名为WindowsXP-KB952954-x86-CHS.exe或类似的形式,其中WindowsXP表示补丁对应的操作系统名称(也可能是其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不同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补丁一般不能通用),952954表示补丁的编号,x86表示CPU指令集类型(参见前面“计算机基础—二、运算器和控制器”一章中的相关介绍,x86是目前大多数计算机CPU使用的指令集),CHS表示该补丁对应简体中文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可能是其它语言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如ENU表示英文版、JPN表示日文版等,不同语言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补丁一般也不能通用)。服务包(SP)的文件名一般为WindowsXP-KB835935-SP2-CHS.exe,其中的SP2表示是该Windows操作系统的第二个服务包。普通补丁文件的大小一般只有几百KB至几十MB,服务包文件的大小一般在几百MB或更大。
安装补丁的方法和安装一般软件的方法是一样的,不过安装前最好先关闭其它运行的程序,包括杀毒软件。运行程序后会弹出一个显示自行解压缩的进度条,解压缩完毕后弹出安装对话框。“下一步”后会出现安装许可协议,单击“我同意(A)”单选框后继续“下一步”直至安装完成。最后有可能会要求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不想立即重新启动的话,可以在最后“完成”前选中“现在不重新启动(D)”复选框。服务包由于包含文件较多,安装的时间会比较长。
每个补丁安装的过程中,Windows XP会自动创建一个还原点(参见前面“系统工具—六、系统还原”一章中的相关介绍),方便用户在安装补丁后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够通过系统还原将系统恢复到安装补丁之前的状态。也可以在“控制面板”的“添加或删除程序”—“更改或删除程序(H)”中单击“显示更新(D)”复选框,就会额外显示出当前系统中已安装的所有补丁,可以像卸载普通软件一样卸载补丁(参见前面“软件—七、软件卸载”一章中的相关介绍)。
小鹏(以下简称“小”):这些补丁去哪里找呢?
大:补丁需要在互联网上寻找。正版Windows的话,一般的方法是通过Windows自动更新来安装补丁(可在前面“系统设置—二、控制面板—1、系统”一章中的“(6)、自动更新”部分设置是否进行自动更新)。计算机处在和互联网连接的状态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发现有新补丁的话会自动下载并安装补丁,并在任务栏的系统托盘处显示一个小图标,这样就不需要我们手动安装了。
如果不能自动更新的话,还可以访问Windows Update网站(单击经典“开始”菜单—“Windows Update”,或通过网址:http://windowsupdate.microsoft.com)来获取补丁。
上述方法都不行的话,那么就需要自己寻找补丁。可以从“Microsoft最新安全公告搜索”网站(中文版网址:http://www.microsoft.com/china/technet/security/current.mspx)处查看微软公司发布的补丁和补丁的详细信息,并可进行下载和安装。或者使用各种第三方安全软件,如大多数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等等,也具有在互联网上搜索并下载安装系统补丁的功能。
如果别人有同版本Windows的补丁文件的话,那么也可以直接复制过来进行安装。
十、系统信息
大鹏(以下简称“大”):想要查看计算机中的硬件和软件的相关信息,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查看系统信息的软件。Windows自带有“系统信息”软件,可以方便地查看系统中的各个信息。
打开“开始”菜单—“程序”(“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项目,即可打开“系统信息”窗口。程序的位置在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Microsoft Shared\MSInfo文件夹下,程序文件名为msinfo32.exe。在“开始”菜单—“运行”对话框中直接输入msinfo32后回车,也可打开“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窗口的左侧类似于资源管理器的左侧窗格,以树状形式对计算机系统的各个信息作了分类,分为”系统摘要“、“硬件资源”、“组件”、“软件环境”、“Internet设置”、“Office应用程序”等,单击左侧的项目可在右侧窗格中查看信息,我们来一一讲述:
1、系统摘要:单击”系统摘要“,右侧窗格会显示出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主要信息,从上到下依次为“OS名称”(操作系统名称,如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版本”(操作系统的版本号和服务包SP版本号)、“OS制造商”(操作系统生产厂商,Windows自然是Microsoft公司出品)、“系统名称”(就是计算机名,参见前面“网络—二、局域网设置”一章中的相关介绍)、“系统制造商”(指主板芯片组的生产厂商)、“系统模式”(指主板芯片组的型号)、“系统类型”(指CPU架构,参见前面“计算机基础—二、运算器和控制器”一章中的相关介绍)、“处理器”(CPU信息)、“BIOS版本/日期”、“SMBIOS版本”、“Windows目录”、“系统目录”、“启动设备”(安装系统的设备和分区)、“地区”、“硬件抽象层”(HAL,Hardware Abstract Layer,意为操作系统生成的虚拟计算机硬件,用操作系统的详细版本号表示)、“用户名称”(当前登录帐户的名称)、“时区”、“总的物理内存”、“可用物理内存”、“总的虚拟内存”、“可用虚拟内存”、“分页文件空间”(物理和虚拟内存容量的总和)、“页文件”(虚拟内存文件的名称和位置)。
2、硬件资源:单击“硬件资源”左侧的“+”号,展开的项目有:(这里的项目可参见BIOS各个章节的有关内容)
(1)、冲突/共享:可查看使用相同的IRQ和内存地址的硬件设备。
(2)、DMA:列出了正在使用的DMA频道和状况。
(3)、强制硬件:列出了需要手动设置硬件参数的老式设备,比如ISA接口的板卡。
(4)、I/O:列出了各个输入/输出硬件设备使用的内存地址。
(5)、IRQ:可查看使用IRQ的硬件设备。
(6)、内存:列出了除了输入/输出设备之外的其它硬件设备使用的内存地址。
如果硬件设备有问题的话,也会显示在这里,可通过“设备管理器”解决,一般是卸载或重新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
3、组件:显示Windows操作系统中安装的各个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的情况,以及各个设备的部分参数。
如果驱动程序有问题的话,也会显示在这里,同样可通过“设备管理器”解决。
4、软件环境:列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中各个物理和虚拟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以及在前面章节提到过的系统设置信息,如:
(1)、环境变量: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二、控制面板—1、系统”一章中的“(4)、高级—d、环境变量(N)”部分。
(2)、打印作业: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二、控制面板—6、打印机和传真”一章中“(3)、其它”中的“打印机的状态窗口”。
(3)、网络连接:参见前面“系统工具—九、进程管理”一章中的“4、联网”中列出的各个网络连接。
(4)、正在运行任务:参见前面“系统工具—九、进程管理”一章中的“2、进程”,不过在这里比“任务管理器”能多看到一些信息,如进程对应程序文件的路径、开始运行的时间、文件大小、版本、修改日期等。
(5)、加载的模块:列出了当前所有进程使用的库文件(参见前面“软件—一、软件概述”一章中的相关介绍)。配合上述“正在运行任务”和“任务管理器”,可以手动查杀病毒木马,这个以后我们再讲。
(6)、服务: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三、管理工具—2、服务”一章中的相关介绍。
(7)、程序组:“开始”菜单—“程序”(“所有程序”)中的文件夹和子文件夹,包括各个帐户共有的和每个帐户独有的,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二、控制面板—11、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和“Windows XP系统设置—八、“开始”菜单”章节中的相关介绍。
(8)、启动程序:列出了系统和帐户登录时自动启动的非系统必需的程序。
(9)、OLE注册:OLE(Object Link&Embed)是“对象链接和嵌入”技术,可以使各个应用程序之间能共享数据,大多数为Microsoft开发的软件,如Windows自带的一些软件和Office软件,我们以后会讲。
(10)、Windows错误报告: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三、管理工具—4、事件查看器”一章中的相关介绍。
5、Internet设置:显示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软件的相关设置信息。
6、Office应用程序:如果安装了Office应用软件,就会看到这个项目,列出了Office应用软件中的设置信息。
我们再来看看“系统信息”的菜单:
1、文件(F):可将当前的系统信息保存成.nfo文件,也可以打开已有的.nfo文件;另外也可以保存为文本文件(.txt)。不过.nfo是包括所有的系统信息,而文本文件可以只单独导出某一分支的系统信息。
2、编辑(E):在右侧选中某一条目后,可以在这里进行“全选(S)”和“复制(C)”,窗口下方的“查找”功能可以在这里显示或隐藏起来。
窗口下方的“查找”功能可用于关键词的查找,在“查找书目(W):”文本框中输入需要查找的词语,单击“查找(D)”按钮即可在所有系统信息中进行查找,如果找到的话,那么“查找”按钮上的文字会变成“查找下一个(N)”,单击可查找下一个符合的项目。如果不希望在所有信息中进行查找,而只在左侧选中的项目中进行查找(比如只在“硬件资源”中进行查找),那么就选中“只搜索所选的类别(S)”复选框;如果只在左侧窗格中进行查找,而不搜索右侧窗格中的内容,那么就选中“只搜索类别名称(R)”复选框。单击“关闭查找(C)”按钮,也可隐藏“查找”功能。
3、查看(V):系统信息如果不能正常显示,可选择“刷新(R)”来更新信息;也可查看局域网中其它计算机的系统信息(“远程计算机(C)…”);或者查看系统信息的变化(“系统历史(H)”)。
4、工具(T):包含一些不太常用的Windows系统工具软件,后面章节我们会讲。
5、帮助(H):查看帮助信息。
小鹏(以下简称“小”):很多术语还不太理解。
大:先要记住的是查看系统信息的方法。系统信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我们以后讲解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