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以下简称“大”):Windows XP自带的Internet Explorer的版本为6.0。后来,微软公司又推出了7.0和8.0版。这两个版本以及更高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可以从微软网站的Internet Explorer页面(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internet-explorer/default.aspx)中下载,可在Windows XP以及更高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安装。Windows Vista(Windows 6)操作系统自带的Internet Explorer的版本是7.0;Windows 7操作系统自带的Internet Explorer的版本是8.0。就是说,更高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Internet Explorer的版本也更高。
(1)、先来看看Internet Explorer 7.0版的变化。Internet Explorer 7.0版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增加了标签栏,类似于对话框中的标签,在Internet Explorer 7.0版中称为“选项卡”(参见前面“Windows XP基本操作—六、Windows XP界面及操作综述”一章中关于标签的介绍)。原先一个Internet Explorer窗口只能显示一个网页,要显示另一个网页就得再打开一个Internet Explorer窗口。而现在可以在一个Internet Explorer窗口中显示多个网页,通过窗口中的标签来切换不同的网页。可以单独关闭某个标签而不用关闭整个Internet Explorer窗口。以后更高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均使用选项卡方式浏览。
其它的新增和改进功能还有:增加了无加载项的启动方式(参数),以这种方式启动可以禁止所有加载项的功能,并且只限于以这种方式启动的浏览器窗口,而不影响其它的以正常方式启动的浏览器窗口;增加了“仿冒网站筛选”功能,可以检查当前浏览的网站是不是伪装成其它正规的网站;窗口右上角增加了“即时搜索”框,可以不用打开搜索引擎网站即可直接进行搜索;窗口右下角增加了网页缩放按钮,可以随时对网页进行放大和缩小,而不会受到网页设计的限制(使用Ctrl+鼠标滚轮操作会更加方便);增加了订阅网站中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聚合内容)的功能,在Internet Explorer 7.0版中称为“源”,可以显示出指定网站的主要内容或者自己需要内容的链接,并且把RSS和收藏夹、历史记录一同放在“收藏中心”中进行统一管理;工具栏也发生了变化,显示在所有标签的右侧,并且带有下拉菜单;可以支持非英文字符的其它语言的域名,例如中文域名(参见前面“网络浏览软件—二、网址和域名”一章中的介绍);等等。
小鹏(以下简称“小”):怎么找不到菜单栏了?
大:在标签(选项卡)附近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中(打上对勾)“菜单栏(M)”项目即可显示出菜单(参见前面“8、工具栏、地址栏和状态栏”一章中的介绍)。另外,Internet Explorer 7.0版中地址栏的位置不能变化,只能在窗口最上方。经常使用Internet Explorer 7.0之前版本的话,看到Internet Explorer 7.0版会有些不习惯。
(2)、再来看看Internet Explorer 8.0版的变化。8.0版除了保持前面各个版本的功能外,还有更多的新增和改进功能。如7.0版的“仿冒网站筛选”功能改进成为Microsoft SmartScreen 筛选器;隐私保护功能改进为InPrivate筛选功能,并且支持InPrivate浏览功能,可以关闭浏览器窗口时自动清除Cookie、临时文件等内容;增加了“加速器”功能,可在网页中选中文字之后使用“加速器”快速执行需要的任务;为网页研究和设置人员增加了“开发人员工具”功能,可以地查看和调试网页的代码和功能;等等。
不过不方便的一点是,使用Internet Explorer 8.0版浏览某些网页时,会发现网页的结构发生错乱,比如文字变得不在一行中,文本框、按钮等也不正常排列,而且不管怎么刷新网页都是这样。这是因为Internet Explorer 8.0版对网页代码的解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导致了显示效果的区别。如果网站自己没有对网页进行重新设计,而用户又需要使用Internet Explorer 8.0版进行浏览,那么可以使用Internet Explorer 8.0版的“兼容性视图”浏览功能。如果当前网页显示不正常,并且被Internet Explorer 8.0版检测到显示不正常,那么此时地址栏右侧会出现一个“兼容性视图”按钮(按钮上的图案类似于一张纸被撕成两半),单击此按钮、使其呈现被按下的状态,即可使网页恢复正常显示,而且以后再次浏览该网站的网页时也不用再次设置了。
小:Internet Explorer 8.0版的变化又不小啊。
大:由于Internet Explorer在浏览器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缩小,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微软公司也在不断地改进Internet Explorer,以更适应用户的需要,有些功能甚至是在模仿一些第三方浏览器的相应功能。当然,由于和Windows操作系统兼容性好的原因,Internet Explorer仍然还是大家使用较多的浏览器之一,而且使用的最多的版本可能还是和Windows集成的Internet Explorer版本,比如Windows XP用户用的最多的版本是Internet Explorer 6.0版,Windows Vista用户用的最多的版本是Internet Explorer 7.0版。
另外,从Windows 10操作系统开始,和操作系统集成的浏览器不再是Internet Explorer了,而是Microsoft Edge浏览器,要想使用Internet Explorer的话就得单独下载安装了。不过不管今后如何更新和变化,浏览器基本的浏览功能还是不变的,把握住这个核心,再新的浏览器也不难上手。
下一章,我们会对第三方的互联网浏览器作一简单介绍。
分类存档: 04-Internet Explorer
11、与资源管理器的关系
大鹏(以下简称“大”):在前面的讲述中,我们看到,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是非常相似的,二者的各个菜单的名称都一样。在“文件”菜单一章中我们看到,Internet Explorer“文件”菜单的“打开”项目也可以打开本地文件和文件夹;在“查看”菜单和“收藏”菜单章节中我们看到,某些项目和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对应菜单的项目一模一样,作用也相同;在前面“四、Internet Explorer”和“8、工具栏、地址栏和状态栏”章节中我们看到,Internet Explorer地址栏和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地址栏的作用是一样的,双击状态栏右侧的小图案都会弹出“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安全”标签。
小鹏(以下简称“小”):我在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地址栏中输入URL地址后回车,居然会在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窗口中直接打开网页。
大:是的,而且在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窗口中显示网页之后,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菜单和工具栏等也会随之变为Internet Explorer的菜单和工具栏。而在Internet Explorer的地址栏中输入本地计算机中文件夹的路径,或者在“文件”菜单的“打开”对话框中选中“以Web文件夹方式打开”复选框来打开本地文件,Internet Explorer窗口则会立即变为“我的电脑”窗口,菜单和工具栏等也会随之变化。
小:难道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就是一回事么?
大:是的,实际上,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使用的核心程序都是C:\Windows文件夹下的Explorer.exe程序,而C:\Program Files\Internet Explorer文件夹下的iexplore.exe只是一个外壳(Shell)程序。可以做个试验,不要打开任何一个Internet Explorer窗口,打开“任务管理器”(参见前面“系统工具—九、进程管理”一章中的介绍),在“进程”标签中会没有IEXPLORE.EXE进程;然后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地址栏中输入某个URL地址打开网页,在“任务管理器”中可以看到,并没有增加IEXPLORE.EXE进程。这说明Explorer.exe程序本身就具有Internet Explorer的功能。
当然,Internet Explorer并不是只由这一个iexplore.exe程序来实现,还包括一系列的库文件(参见前面“软件—一、软件概述”一章中的相关介绍)。这些库文件大多数都在C:\Windows\System32文件夹下,Explorer.exe程序打开网页,也就是调用了这些Internet Explorer的库文件。
不过从Internet Explorer 7.0版开始,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之间就不是这种紧密集成的关系了,不能上述的那样可以互相打开网页和文件夹了;而且也可以单独下载Internet Explorer的安装程序并进行安装;不过由于二者的收藏夹都指向的是同一个文件夹,所以收藏夹中的内容还都是一样的。
10、网页文件和快捷方式
大鹏(以下简称“大”):前面“网络浏览软件—一、网络浏览简介”一章中我们讲过,HTML语言就是编写网页所使用的一种设计语言(可参见前面“计算机基础—十、软件”一章中介绍的高级语言),所生成的网页文件的扩展名为.htm或.html,使用Internet Explorer将网页文件保存(参见前面“文件”菜单、“9、右键菜单”等章节中的保存方法)到本地计算机中就可以看到。另外在前面“文件”菜单一章中我们讲过,Internet Explorer保存网页的方式也有几种,还可以将网页和网页所使用的各种文件打包保存为一个扩展名为.mht的特殊类型网页文件。上述的这些网页文件默认会和Internet Explorer建立文件关联(参见前面“系统工具—二、资源管理器”一章中关于文件关联的介绍),在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中双击这些网页文件,就会调用互联网浏览器软件打开网页文件并显示其中的内容。
小鹏(以下简称“小”):那网页文件是怎么制作的呢?
大:在前面“查看”菜单一章中,使用菜单中的“源文件”项目,可以调用“记事本”打开当前网页,显示出网页的源代码。可以看到,网页文件实际上就是一种文本文件,只不过文件中的字符不是像普通文本文件那样显示,而是有一些特殊的格式,这种格式就是HTML语言的编写格式,可以被互联网浏览器软件识别,并按照网页中设计的格式来显示网页内容。当然,用“记事本”来编写网页是有些困难,其实用前面我们讲过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也可以编写网页,而且和写文档一样简单。更专业的网页编辑软件还有FrontPage、DreamWeaver等等。
另外,在前面“网络浏览软件—一、网络浏览简介”一章中我们讲过,除了HTML语言编写的网页(.htm或.html),还有使用使用动态网页技术(ASP、PHP、JSP等等)编写的动态网页,其扩展名一般为.asp、.aspx、.php、.jsp等等。这些动态网页也可以用“记事本”打开,并可以看到网页的源代码;但是不能用在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中双击这些动态网页文件的方法在互联网浏览器软件中显示其内容,因为动态网页需要通过网站的服务器处理后才能正确显示。不过HTML语言编写的网页文件仍然是其它各种网页的基础,网站中的网页不可能全部都是动态网页。
我们再来看看网页的快捷方式,注意不是本地网页文件的快捷方式。我们知道,文件或文件夹的快捷方式指向的是文件或文件夹的路径,那么如果快捷方式指向的一个URL地址,那么这个快捷方式就成为网页的快捷方式。按照前面“Windows XP基本操作—七、运行程序”一章中介绍的创建快捷方式的标准方法创建时,在第一步输入路径的文本框中,输入一个URL地址;然后按照正常的方法创建好快捷方式。以后双击这个快捷方式,就会打开互联网浏览器软件窗口并访问快捷方式指向的URL地址。
小:有没有什么方便的办法创建网页的快捷方式?
大:在前面“文件”菜单一章中,“(6)、发送”介绍了创建当前网页的快捷方式(“桌面快捷方式”),也可以通过右键菜单来创建当前网页的快捷方式(参见上一章“9、右键菜单”中“(2)、在网页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介绍的内容)。另外,在前面“收藏”菜单一章中我们介绍过,“收藏夹”中记录的也是网页的快捷方式,所以用“收藏”的方法也可以创建网页的快捷方式;然后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打开“收藏夹”所在的文件夹,即可将快捷方式复制到其它位置。
9、右键菜单
大鹏(以下简称“大”):在Internet Explorer窗口中浏览网页时,在网页上单击鼠标右键弹出的菜单中,也包含了Internet Explorer菜单中的一些常用的功能。我们根据在不同的对象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来分为几个类别:
(1)、在文字链接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菜单中一般会出现这些项目:
a、“打开(O)”、“在新窗口中打开(N)”:在菜单中单击其中一个项目,即可打开链接指向的网页。这两个项目的区别是,“打开”一般是在当前Internet Explorer窗口显示“新”网页,“旧”网页会被覆盖,和用鼠标左键直接单击链接的作用是一样的;而“在新窗口中打开”则会打开一个新的Internet Explorer窗口,并在新窗口中显示“新”网页。不过这个也和网页自身的设计有关,如果网页的链接被设计为只在新窗口中打开,那么这两项的作用就是一样的了。
“在新窗口中打开”功能更方便的使用方法是:按住键盘上Shift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单击链接。
b、目标另存为(A)…:可将链接指向的网页或其它文件下载(保存)到计算机中。单击此项后,会打开“另存为”对话框,输入文件名(也可以不输入,使用默认文件名)、选择保存位置,然后保存即可,这和前面讲过的其它软件保存文件的方法是一样的。当然,如果链接指向的网页或其它文件不存在的话,自然就保存不了了;另外,一些有特殊功能的链接也是不能正常下载(保存)的,如使用JavaScript书写的链接等等。可参见前面“文件”菜单一章中“(2)、打开”介绍的内容。
c、打印目标(P):可将链接指向的网页、图像(图片)等文件打印出来,和前面“文件”菜单一章中“(5)、打印”介绍的功能相似。这种打印方法的好处在于,不用打开链接就可以进行打印。
d、“剪切(T)”、“复制(C)”、“粘贴(P)”和“复制快捷方式(T)”:“剪切”、“复制”、“粘贴”的作用参见前面“编辑”菜单一章中的介绍,当然链接上的文字是不可能“剪切”和“粘贴”的,想“复制”的话也得先选中才能复制。另外还有一项“复制快捷方式”,单击该项目可以直接将链接对应的URL地址复制下来,而不需要先打开链接指向的网页再在地址栏中复制URL。
e、添加到收藏夹(F)…:可将链接指向的网页获其它文件添加到Internet Explorer的收藏夹中,和前面“收藏”菜单一章中介绍的“添加到收藏夹”的功能相似。这里的方便之处在于,不用打开链接指向的网页即可进行收藏。
f、属性:可以查看链接的相关信息,不过内容很少,只有“协议”、“类型”和“地址(URL)”三项,想要查看详细的属性,还是要先打开链接,然后在“文件”菜单中单击“属性”项目来查看。
(2)、在网页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所谓的“空白处”,就是网页中不是链接、图片、视频等元素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单击鼠标左键或者进行拖动没有任何反应,就像Windows桌面的空白处一样。菜单中一般会出现这些项目:
a、“后退(B)”、“前进(O)”:和工具栏中“后退”、“前进”按钮、以及前面“查看”菜单一章中“(4)、转到”介绍的对应功能相同。
b、“背景另存为(S)…”、“设置为背景(G)”、“复制背景(C)”、“设为桌面项(D)…”:前面我们讲到Windows桌面的时候,提到桌面可以设置背景(Background)图片(参见前面“操作系统—四、Windows”、“Windows XP系统设置—二、控制面板—2、显示”等章节中的介绍)。网页也有背景图案,可以看作是网页的底色,也是由图片组成,并且不止是单调的颜色。如果是在背景上单击鼠标右键的话,这几个项目就可以将背景单独保存为图像文件(“背景另存为”),将网页的背景图案设置为Windows桌面的背景(“设置为背景”,实际是先保存在计算机中,然后再设为桌面背景),或者将网页设置为Windows桌面背景(“设为桌面项”)。
c、“全选(A)”、“粘贴(P)”:参见前面“编辑”菜单一章中介绍的对应功能。
d、创建快捷方式(T):可以在桌面上创建指向当前网页的快捷方式,和前面“文件”菜单一章中“(6)、发送”介绍的创建当前网页的快捷方式(“桌面快捷方式”)的作用相同,不过会有一个对话框提示。我们在下一章中会讲解网页的快捷方式。
e、添加到收藏夹(F)…:和前面“收藏”菜单一章中介绍的“添加到收藏夹”的对应功能相同。
f、查看源文件(V):和前面“查看”菜单一章中“(9)、源文件”介绍的对应功能相同。
g、编码(E):和前面“查看”菜单一章中“(8)、编码”介绍的对应功能相同。
h、打印(I):和前面“文件”菜单一章中“(5)、打印”介绍的对应功能相同。
i、刷新(R):和前面“查看”菜单一章中“(6)、刷新”介绍的对应功能相同。
j、属性(P):和前面“文件”菜单一章中“(8)、属性”介绍的对应功能相同。
(3)、在网页中的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比起上述的右键菜单来说,会多出来几项和图片有关的功能,如“显示图片(H)”(加快图片显示的速度,当然如果还是显示不出来那也没办法:)、“图片另存为(S)…”(将图片单独保存为图像文件)、“电子邮件图片(E)…”(打开电子邮件收发软件,并自动将图片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打印图片(I)…”(单独打印图片)、“转到图片收藏(G)”(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并自动转到“我的文档”的“图片收藏”文件夹)等等;另外,“复制(C)”项目可将图片复制到剪贴板中,然后可在图像制作(编辑)软件中进行粘贴和处理。
如果图片也是链接的话,那么上述在文字链接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中的一些项目也适用于这里。
(4)、在其它对象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比如在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加载项(参见前面“工具”菜单一章中“(3)、管理加载项”介绍的内容)播放的音频的操作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就是Windows Media Player中的相关功能(参见前面“媒体播放软件—三、Windows Media Player”一章中的介绍);在使用Shockwave Flash Object加载项播放的视频的操作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就是设置Flash加载项的相关功能;等等。就是说,这些右键菜单中的项目和对象对应的软件或加载项的功能有关。
(5)、在菜单或工具栏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参见前一章“8、工具栏、地址栏和状态栏”中“(1)、工具栏”介绍的内容。
小鹏(以下简称“小”):用右键菜单操作确实比较方便啊。
大:是的,这也是软件设计右键菜单的主要原因。
小:对了,右键菜单里还有些内容,比如使用什么什么下载、添加到什么什么之类的项目,这些是什么?
大:和“查看”菜单、“工具”菜单、“工具栏、地址栏和状态栏”等章节中介绍的内容类似,某些和Internet Explorer有关的第三方软件或插件,会在这里创建自己的一些项目,方便使用,比如下载软件、杀毒软件等等。
8、工具栏、地址栏和状态栏
大鹏(以下简称“大”):和大多数软件的窗口一样,Internet Explorer也有工具栏、地址栏和状态栏这么几个界面元素,在窗口中的位置和功能也都类似,可以参见前面介绍其它软件的文章中的相关说明。
(1)、工具栏:位置在窗口上方、一般在菜单的下方,由很多按钮组成,包含了Internet Explorer各个菜单中常用功能,可参见前面“查看”菜单一章、“系统工具—二、资源管理器”一章中“5、界面设置—(7)、转到(O)”、“软件—八、软件帮助”一章中关于工具栏按钮功能的相关介绍。另外,在菜单或工具栏的任意处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菜单和前面“查看”菜单一章中“(1)、工具栏”的内容相同,也可参见前面“Windows XP系统设置—六、窗口和对话框”一章中相关内容的介绍。
某些和Internet Explorer有关的第三方软件或插件,可能会创建单独的工具栏,这些工具栏的设置和Internet Explorer自己的工具栏的设置就不一定是一样的了。如果没有创建单独的工具栏,而只是在Internet Explorer的工具栏中增加了一些按钮,那么可以在工具栏的设置中设置其是否显示。
(2)、地址栏:位置在窗口上方、一般在工具栏的下方,和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地址栏(参见前面“Windows XP基本操作—二、资源管理器”一章中关于地址栏的介绍)作用相同,只不过Internet Explorer的地址栏主要用来输入URL来访问网页,以及显示当前打开网页的URL。如果输入的是本地计算机中文件或文件夹的路径,那么也可以打开,不过是调用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来打开。
(3)、状态栏:位置在窗口的最下方,显示为一个白色长条。可在“查看”菜单中设置是否显示状态栏。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状态栏被一些短竖线分隔为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就代表状态栏的不同功能:
a、当鼠标指针指向网页中的某个链接时,在状态栏最左侧就会显示出指针指向链接的URL地址。可以据此来判断将要单击的链接是不是要访问的地址,避免进入一些非法或含病毒、恶意代码的网站,也可以事先看看该链接是不是要下载的文件的地址。
b、当打开某个网页的时候,状态栏的正中间、在上述显示URL位置的右侧,会出现一个进度条,显示网页下载的进度。网页完全显示出来后,进度条就没有了。
c、在上述进度条的右侧,有几个被短竖线分隔开的小块区域。左键或右键单击左起第二小块区域,会出现和前面“工具”菜单一章中“(2)、弹出窗口阻止程序”下级菜单相同的内容;双击左起第三小块区域,会出现和前面“工具”菜单一章中“(3)、管理加载项”介绍的“管理加载项”对话框;双击左起第四小块区域,会出现“查看”菜单一章中“(10)、隐私报告”介绍的“隐私报告”对话框,不过并不是访问所有的网页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显示对话框;双击左起第五小块区域,可弹出当前网页的安全证书对话框,相当于前面“文件”菜单一章中“(8)、属性”介绍的查看当前网页“证书”的作用。
d、在上述的几个小块区域右侧的部位,显示了一个地球图案和“Internet”字样,双击地球图案或“Internet”字样,会弹出前面“工具”菜单一章中“(7)、Internet选项”介绍的“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b、安全”标签,而且对话框中只显示这个“安全”标签,并不显示原来对话框中的其它标签。
小鹏(以下简称“小”):发现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状态栏右侧也有个显示器图案和“我的电脑”字样,双击也会显示上述“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安全”标签。
大:是的,后面我们会介绍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和Internet Explorer的关系。